云水谣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196. 风云际会51 不死不休。(1 / 3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内容报错

袁绍常年在冀州活动, 与吕昭的地盘隔着说近不近、说远不远的距离,两人暂时没有正面交战的机会,这年头也没有互联网可以百度资料, 想要了解对方,只能靠道听途说。

所幸豫州虽然在吕昭治下,却是汝南袁氏的老家,数百年的经营根深蒂固, 外来户想接管, 想分一杯羹,也得问问地头蛇答不答应。

袁绍先前确实是这样想的, 但最近一段时间听到的种种风声令他愈发警觉。

但凡有点能力的人,都挤破了脑袋往繁华的中原凑,边关苦寒之地, 开发程度着实有限——这还是往客气了说,实际上就是基本没有被发开过, 还保持着相当原始的风貌,尤其是吕布的老家并州五原郡,已经是汉朝最北端了, 再往北就是胡人聚集地, 在高冠博带的风雅士人们的认知中,属于狗看了都摇头的不毛之地, 那种破地方能养出什么有识之士?吕家往上数八辈祖宗,也找不出一位稍有名望的,如此卑贱的出身在太平盛世混到头,顶天破也就是个乡下小吏,而今世道乱了,什么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, 才给了他们向上爬的机会。

但光爬上来还不行,没有深厚的根基,随时随地都会被上面的人毫不留情地踢回深渊。

底蕴是需要依靠时间沉淀的,时间不够,想要快速拉平与豪族世家之间的差距,就只能上雷霆手段了。

没有固定田产?

战争和饥荒来了,抗风险能力差的普通百姓最先死亡,但有些家底的豪门士族日子也没有多好过。

董卓占据关中的时候,难道会特别关照手下人不要骚扰本地大户吗?

袁谭和田楷争夺青州的时候,难道会顾及到当地的豪门吗?

当然不会了,他们只会打得关中千里赤地,打得平原郡野无青草。

饥荒、战争使得原本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成片成片地死去,有主的地也变成了无主的,然后谁的拳头硬,谁就能把地收入囊中。

没有依附的隐户?

一些“幸运”的百姓们没有死在战争和饥荒中,但也失去了祖辈生活的家园,为了生存,只能往稍微安全点的地方逃。

吕昭刚离开长安时,就有意收拢流民,后来这项工作一直没停过。司隶、冀州起大疫、闹旱灾、生蝗灾,数不清的百姓南下逃难,曹操进攻徐州,彭城、东海的百姓们纷纷逃入沛国,都被她好生安置,成为了她的佃户。

没有丰富的藏书?

吕布在郿坞抄了董卓的老巢,搬走不少珍贵书籍,都托付给了蔡邕,后来吕昭推广雕版印刷术和纸质书籍,蔡邕借着新技术,将藏书一一修订整理,出版成册,供百姓借阅学习。在几位大儒的联手推动下,吕昭治下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,培养的第一批学子已经深入基层,成为了勤勤恳恳的小吏。

人丁不兴旺?

也就这个问题暂时没有解决的办法,吕布和魏夫人并没有再生一个孩子的打算,吕昭和貂蝉谁也没有成亲的想法,全家集体忙着搞事业。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