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水谣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76章 第76章(1 / 5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内容报错

==第七十六章==

作为这次县试的主考, 徐县令同时也是判卷人。

他一个人要在短短的一日里判数百张卷子, 并要在第二场开考之前放榜,自然要挑灯夜战,彻夜不眠。即是如此也不一定能完成, 所以徐县令心里是希望考生越早交卷越好的。

薛庭儴那么早交卷, 他也有些诧异,可当接过卷子只是扫了一眼, 他就知此人绝不是自暴自弃, 胡乱作答一通,才提前交卷。别的不说,只凭这上面端正秀润的字, 任是哪个考官也挑不出个错来。

不过即使心中欣赏,徐县令也不会说出来, 这是官场大忌。

等薛庭儴离开后, 他才定睛去看面前的卷子。看完后,抚掌大赞,只差明说此试卷堪称完美。

其实作为科举的第一步, 县试的主考官是非常尴尬的, 即能作为堂堂一大县的知县,必然是正经科举出身。论起科举经验,徐县令可谓是极为丰富, 什么样的题他出不了, 可偏偏他是院、府、县试中, 最末一位, 出题得是斟酌了再斟酌。

他出的题不能太难,不然后面府试、院试题目容易,不是扫了上峰的面子?也不能太易,这样降低了县试的难度,于己不利。

为了这次县试的题,徐县令可是斟酌了又斟酌,才定下这道正场中最重要的四书题。既不会喧宾夺主,又不会太简单。

因为题目太中庸,就会显得文章不出彩,而要想把一个平庸的题目写得夺人眼球,就需要一定功底了。

徐县令所赞正是这一点,于他来看,这张卷子破题之巧妙,你乍一看去不会觉得惊艳,可细细品过去却发现此题除了这么破,竟没有比此更为合适的方法。

至于另一点,就只有科举经验丰富之人才能看出了。徐县令年逾四十,若论起他的人生经历,只应了一句话,否极泰来。

前三十年他屡试屡落,近四十的人还是‘童生’。童生虽叫老爷,可并不代表童生都是老的,越老的童生越不值钱。可突然他有一天开窍了,一路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进士,人人都说他是厚积薄发,只有徐县令自己知道他是开窍了。

而这张卷子就让他看到一个开窍的人。

若这张卷子让他给出一个评语,那就是四平八稳,光明中正。

破题破得恰到好处,承题、起股等都是多一分太肥,少一分不美,尤其在揣摩考官心意,贴合朝廷大方向,做得最是让人惊叹。

要知晓年轻都是气盛的,所以难免在应试文章中显得激进,或是踌躇满志,时不待我,或是剑走偏锋,以夺人眼球,抑或是科场不顺,心中有无限郁气。

殊不知时不待我,必然会显得焦躁急切,急切就会生错,就会显得浮躁。

既然叫剑走偏锋,必然需要碰到懂的伯乐才会欣赏,若是碰见一个恰恰不吃这套的考官,只会适得其反。这也就是有些人明明公认的很有才气,却屡试不中的原因。

同理,文章中带着怨气,谁愿意去取一个对朝廷乃至考官生怨的人呢?不厌恶都是好的。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