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水谣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67章 矫诏(1 / 3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内容报错

夏朝选妃声势浩大, 各郡县州府都要择美人送到衙中,先在县中选过一轮,下至十三四上至十七八的适龄少女, 貌美者入选, 择优者坐官船送到京中去。就爱上 。。

这其中能刮的油水道道多的就是,不愿女儿入选的人家, 花些银子贿赂太监, 判一个貌陋, 不能判貌陋的, 还能挑出些旁的毛病来,甚个身上有味牙齿不齐, 说话口音不好听, 统统都能打回去。

这些幸运的,便还由家人接回去, 自行婚配。若是那家里没钱打点的, 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坐上官船去, 这辈子也就断了音信。

淩县与别处不同, 淩县虽是小县, 往上数三代却出过一位贵妃, 那家人靠着贵妃的赏赐在乡下置田盖宅,还授了官职,在淩县过得极其风光。

那家村口有一株古槐树,每到花季便开得如云似雾,风过处似吹雪一般。那株树树形似贵妃卧倒在石上, 于是又叫贵妃树,十里八乡很有名头,一家出了一位贵妃娘娘,口口相传又有了许多故事。

这些故事一听便知是穿凿附会的,说贵妃回家时曾在树下午睡,又说村里有一口井,是贵妃喝过的水,淩县女儿生得貌美而多姿便是因为水土好,要不怎么会出一位贵妃。

那棵古树年年到开花时香火都不曾断绝过,十里八乡的姑娘都要拎着篮子到树前供奉,就跟七夕拜织女一般,拜这棵古槐树,求贵妃娘娘赐下美貌来。

因有这么一棵树在,每年又都有盛会,倒还真促成了许多姻缘,年轻男女在树下看对眼结成婚姻,成的人多了,那棵树又另有一个名头,去拜贵妃树的女子都能得着一桩衬心的姻缘。

那家人倒在战乱里死绝了,但这棵树在战乱时也依旧年年开花,淩县县城里还专有人买了贵妃树上的槐花做槐花糕槐花饭吃。

名头越传越响,小顺子走了一圈,打听得这些故事,预备讲给卫善听,也算到得一地,知道一地的风俗,谁知会打听出宫中有人到淩县来选太子妃的事。

小顺子急急报给卫善,卫善正在吃茶,竹苓广白几个切了西瓜来,上头撒一层细盐,让瓜儿吃起来更甜,她才咬了一口,小顺子便把宫里来人选妃的事说了:“说是已经来了七八日,一直住在驿站里,听见公主要来,这才急急换了地方,说不可冲撞了公主。”

这便不对了,若是已经到了半个月,那得是两个月前就得了旨意,两个月之前连太子都还没回京城呢,卫善从没遇到过这样的事,她半晌才道:“难道是矫诏?”竟有人这样大胆,淩县的县令竟能被哄骗过去,还让人住在驿站里?

正元帝不曾下过这样的旨意,县令没接着旨就把人给接下了,卫善蹙了眉头:“那个县令夫人呢?诏她来见我,你去把这事儿告诉吴副将。”

小顺子出门便把到县令留在驿站听候差用的书吏,书吏回去急传,没一会儿县令夫人便坐着轿子来了,是个生得很富态的妇人,一身锦缎的衣裳,这个天儿她没走上两步就已经喘起来,拿帕子不住抹着汗,到了驿馆,被沉香领着带到院子里去。

整个驿馆隔三步就有一哨,县令夫人哪里见过这个仗阵,连头都不敢抬,匆匆扫一眼,见卫善锦衣红裙金冠玉带的坐在桌边,赶紧下拜,口里称公主千岁,又不知道这么晚召见她是为了什么。

卫善倒很温和,等她拜完了,抬一抬皓腕,沉香便叫了起,以她的品阶在卫善跟前是不设座的,就站着回话,卫善抬抬手赏了她一碗酸梅汤。

县令夫人捧着汤碗直打抖,见着里头几个冰珠子打转,一口饮了半碗,这才敢抬头去看卫善,夜色下还看不分明,只能闻见一股如兰似麝的香味,又低下头去,才要说两句,就听见公主开了口:“这驿站中说是有选妃的官员住过,我自京中来却未听过,来的人可有圣旨印信?”

卫善不欲同她多说,头一句就问了出来,谁知道县令夫人竟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,身上那一件绸衫子被汗浸透了,两条腿直发抖,一个字都没答上来,人就先晕了过去。

一座肉山似的倒在卫善眼前,沉香惊呼一声,魏人杰就冲了进来,手里提着刀,一脚踢开了跟着县令夫人的丫头,杀气腾腾的问卫善:“人呢?”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